其他
【同题评论】各地纷纷出台“教师减负清单”,你怎么看?|刘婉璐 彭倩倩
教师减负,“春风”已经启程
● 刘婉璐未经当地党委、政府审批同意,不得开展进校园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;不得组织专项活动进校园;不得组织城市创建类活动进校园……近年来,江西、广西、浙江、山东等不少地方都已经出台政策,为教师减轻不必要的负担,用“清单”的形式促进“减负”的落实。(中国教育报6月12日)曾记否,青年教师李田田一篇名为《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》引起了广泛舆论。此事虽已平息,但不少教师心里都潜滋暗长着“减负”的美梦。如今,不少地方再次出台政策,为教师“减负”,无不让人拍手称快。“减负”喊了这么多年,春天总算来啦!为教师减负,就是还给学校一片净土。想到学校,就会想到校园绿树成荫,教室琅琅书声,课间欢声笑语的美好情景。然而,近些年来,一批批督查、检查络绎不绝,校园里多了些陌生的车辆,陌生的人群。为了名目繁多的“XX进校园”和各类检查督查考核创建,师生上下奔忙,校园熙熙攘攘,一个个步履匆匆的背影,让校园变得热闹而又落寞,学校成了迎检的“机器”。美好的校园,纯净到满园书香,放下书本,也应是笑声朗朗。为教师减负,就是还给老师一方宁静。教师,无非是传道、授业、解惑。当教师的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不是学生作业,而是一沓沓表格和一摞摞材料,哪还有什么时间把心思扑在教学上?明明想给学生一桶水,可因为教学之外的杂事缠身,只能尽力倾倒自己的那一杯所剩无几的水。教师没有时间学习和思考,面对学生只会有一双空洞的眼睛和一个无趣的灵魂。把时间还给教师,让他们有精力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,看完一本有趣的书,用心地备好一节课,在课上与学生会心一笑。宁静的校园,教育化繁为简,才会有心灵对话的时间。为教师减负,就是还给孩子一个家园。留守孩子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,缺乏关注,缺少关爱。父母是山高水长,梦醒后的幻影,心灵的缺位仅靠隔代教育终究无法填平,他们像一株株离了根浮萍,任意地飘来荡去。谁能给他们一丝温暖,给他们一丝心灵的慰藉?毋庸置疑,这个重任落在了老师柔弱的肩膀。如果教师忙于无谓的工作,又拿什么去抚平孩子们缺失的爱呢?把老师的时间还给孩子们,让他们有时间深入孩子们的家庭中间,了解孩子心灵最深处的渴望;有时间与孩子们多说两句心里话,理解他们反常行为背后的泪水;有时间与孩子们牵手,一起唱歌一起奔跑,用心打造一个幸福家园,护他们健康成长。减负减负,减去教师一身束缚。让教育回归初心、教师回归教育,轻装上阵,换孩子幸福成长。(作者单位:松滋市王家桥小学,本文已刊于6月13日《荆江评论》,详见左下阅读原文)
杜绝“杂音”重回书香校园
● 彭倩倩 近来,为教师减负的呼吁如雨后春笋。“拒绝会议”“拒绝检查”“拒绝考核”“拒绝与教育无关的活动”……身居一线、饱受摧残的教师们无一不为这些呼吁叫好。这些繁杂的与教育无关的工作长久以来让教师不堪重负,更是给学校这片知识乐土带来不少“杂音”。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、还学校一片书香,势在必行,不能一直停留在口头与书面,而应该尽快落地。教书育人自古就是教师最根本的职责。在这个多元化的新时代,这一职责更应该成为教师的主业。令人尴尬和无奈的是,迫于检查和活动压力,学校行政会人员不得不放下课堂,将迎检和活动作为主要工作;教师们也要经常性抄写各种与教育无关的学习笔记,更甚者还要下载一些软件进行竞赛答题。忙得不可开交,却做着与教育无关紧要的工作,这是对教书育人的极端不负责。教师们虽有呼声,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。水源不枯,仍有洪流;声源不断,杂音更甚。只有切断源头,方可让教师真正从苦恼中解脱,也才能让校园恢复书香。未知是学生最纯粹的学校活动。科技创新、人才强国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,更不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与接受教育无关的活动中。但是,让学生忙于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的现象仍层出不穷。为了迎接某些检查,学生们不得不占用学习时间抄写与学习无关的手抄报、笔记;为了举办活动,学生们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排练、准备;更有甚者有些学校为了让活动效果更好,甚至要求家长参加。学校活动来临,学生无法安心学习,家长无法安心工作,这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。这些情况无不与教育初衷相悖,更是没有尊重学生与家长。各类活动表面的光鲜亮丽隐藏不了背后对教育的亵渎。形式化的活动应该远离学生,不应为了打造视觉盛宴而打破学生心沉课堂的规矩。学校更是文化的殿堂。摒除“杂音”,让老师潜心教育;切断“杂音”,让学生静心学习;隔离“杂音”让校园书香满园,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怀。(作者单位:松滋市刘家场镇庆贺寺中学)推荐阅读:
2、【同题评论】新时代劳动教育,怎么看?|山栀子 非常关注 李远谘
3、【树人1+X】第10期:小学老师组织学生跳舞为偶像应援,你怎么看?|镇冰 李艳丽 黄斌 王春艳